深圳市瑞飞得物联科技有限公司

深圳市瑞飞得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专注IC卡 ID卡 会员卡 滴胶卡 校园卡 就诊卡等

服务热线13510280886
  • 免费设计
  • 加工定制
  • 质量保障
瑞飞得资讯
免费设计 免费供样测试帮助客户解决设计及使用中碰到的问题
当前位置:首页 /瑞飞得资讯 /行业资讯 /IC卡制作中常见的加密方式及其技术特点
行业资讯
IC卡制作中常见的加密方式及其技术特点 发布日期:【2025-07-10】 / 浏览次数:【8】次

IC卡(集成电路卡)作为现代智能卡技术的重要载体,其安全性核心在于加密技术的应用。随着金融支付、门禁系统、公共交通等场景对安全需求的提升,IC卡的加密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,以下是当前IC卡制作中常见的加密方式及其技术特点的解析。

一、对称加密算法

对称加密算法是IC卡基础的加密方式,采用同一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,具有运算效率高的特点。

1、DES/TDES算法

数据加密标准(DES)采用56位密钥,由于密钥长度较短,逐渐被三重DES(TDES)替代。TDES通过三次DES运算(加密-解密-加密)将有效密钥长度提升至112位或168位,显著提高安全性。

2、AES算法

AES加密标准支持128/192/256位密钥,采用分组加密技术,具有抗侧信道攻击能力。这一算法运算速度快,资源占用低,适合嵌入式环境。例如,NFC支付卡普遍采用AES-128加密。

IC卡制作

二、非对称加密算法

非对称加密通过公钥和私钥配对实现安全通信,适用于身份认证和密钥分发。

1、RSA算法

基于大整数分解难题,密钥长度通常为1024位或2048位。用于IC卡的数字签名和密钥协商,缺点是计算量大,需配合协处理器。

2、ECC算法

椭圆曲线密码学(ECC)在相同安全强度下密钥长度仅为RSA的1/10(如256位ECC≈3072位RSA)。优点是节省存储空间,适合资源受限的IC卡制作。

三、混合加密体系

结合对称与非对称加密的优势,典型方案包括:

1、密钥协商+对称加密

通过RSA/ECC协商会话密钥,后续通信使用AES/SM4加密数据。

2、动态密钥技术

每次交易生成一次性密钥,防止重放攻击。

四、物理层安全技术

除软件算法外,硬件级防护同样关键:

1、防侧信道攻击设计

通过电源噪声屏蔽、时序随机化等技术抵御功耗分析(DPA)和电磁探测。

2、安全存储区域

芯片内划分独立安全域(如SE区域),密钥和敏感数据仅可通过硬件接口访问。

IC卡制作中加密方式需根据应用场景、成本预算及合规要求综合选择,对称算法适合高频交易,非对称算法适用于身份认证。随着技术演进,动态化、多元化的加密策略将成为主流。